大家都知道,水源原水必须净化、消毒,切断介水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才能送到千家万户,成为大家每天使用的自来水。防止介水传染病,维护人体健康,余氯可以说是“大功臣”。
然而,自来水中有腥味是因为余氯?自来水中含氯气,蒸煮食物会致癌?街坊们对氯的误解可真不少!氯只想说:我太难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揭开余氯的神秘面纱!
一、余氯概念及分类
1.余氯概念
余氯:是指氯投入水中后,除了与水中细菌、微生物、有机物、无机物等作用消耗一部分氯量外,还剩下了一部分氯量,这部分氯量就叫做余氯。
2.余氯分类
(1)化合性余氯
指水中氯与氨的化合物,有NH2Cl、NHCl2及NHCl3三种,以NHCl2较稳定,杀菌效果好,又叫结合性余氯。
(2)游离性余氯
游离性余氯指水中的OCl-、HOCl、Cl2等,杀菌速度快,杀菌力强,但消失快,又叫自由性余氯。
(3)总余氯
总余氯即化合性余氯与游离性余氯之和。
注:自来水出水余氯指的是游离性余氯。
二、余氯作用
(一)自来水中氯的消毒原理
目前大多数自来水厂中常使用NaClO作为消毒剂。次氯酸钠在水里几乎是完全水解成次氯酸,其过程可用化学方程式简单表示如下:
NaClO+H2O→HClO+NaOH
余氯
HClO→HCl+[0]
所以,次氯酸钠消杀最主要的作用方式是通过水解形成次氯酸,次氯酸再进一步分解形成新生态氧[0],新生态氧的极强氧化性使菌体和病毒上的蛋白质等物质变性,从而致死病源微生物。
(二)保持余氯的意义
1.阻止大肠菌的再生长
大肠菌的再生长问题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防止微生物再生长的措施是选择性质稳定、运输方便、不产生有害副产物且能深入生物膜内杀死附生细菌的消毒剂,在当前没有采用特殊措施的条件下,采用剩余消毒剂是比较有效的办法。
2.抑制生物膜的形成
控制管网中生物膜的形成可以采用多种办法,但保持管网余氯仍是最有效的措施。
3.管网水的水质问题
管网水的水质生物学稳定性与管网中的生物膜形成及微生物的再生长几乎成一致状态。因此保持余氯有利于稳定水质。
4.防止偶发病原菌发生
防止发生在部分用户支管内的偶发性病原菌和微生物的问题。水中留有剩余消毒剂对偶发性微生物控制上有着重要的作用。
5.作为传达微生物污染的信号
当污染物进入管网系统,消耗剩余消毒剂,使得管网中部分管段中剩余消毒剂减少,剩余消毒剂消耗的情况可以作为污染信号。
(三)余氯标准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 中游离氯出厂水中限值为 4 mg/L。现有研究表明5 mg/L及以下浓度水平游离氯不会对人体存在有害效应;但鉴于氯消毒会产生大量的消毒副产物,且部分消毒副产物具有有害的健康效应,因此在控制消毒效果的基础上应尽量减少消毒副产物的产生,避免消毒剂的过量投加是控制消毒副产物的有效方式之一。
鉴于此,2021年新的标准修订《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将出厂水中游离氯余量的上限值从 4 mg/L 调整为 2mg/L。出厂水中余氯值不低于0.3mg/L,管网末梢水中余量不低于0.05。如果低于0.05mg/L,会滋生细菌,使水质受到污染。正常情况下,由于用户距离水厂有远有近,管网中余氯含量会有一定差异,用户对水中氯味的感觉也会不同。
三、余氯超标的风险
1.有一定的氧化性,可能对植物、鱼类有影响;
2.次氯酸钠消毒会产生一些消毒副产物;
3.作为生产原料的话,有可能起不良作用,如用其生产黄酒产品时,对发酵环节的酵母菌有杀菌作用,影响酒质;
4.增加管道锈蚀的风险,进而影响管网寿命。
四、日常中如何检测自来水中的余氯?
1.看一看,如果水中明显呈淡蓝色,余氯可能超标;
2.闻一闻,余氯超标的水用鼻子靠近闻时,会有很强烈的漂白粉味道。
五、生活中如何去除余氯
(1)暴晒、加热法
把自来水放在太阳底下暴晒2个小时,这时自来水中的余氯很不稳定,会在水中分解挥发,如果没有太阳,加热同样也可以分解蒸发掉水中部分的余氯,以利于消毒副产物的祛除。
(2)静置法
将水接入容器内,放置几个小时余氯挥发后就可以了,静置后的水可用于浇花、养鱼。
(3)中和法
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能和氯气中和,在10公升水中放3-4片维生素C,等它融化即可达到少量去除余氯方法。此法也仅能用于少量水去除余氯。
(4)吸附法
活性炭表面有很多孔隙,利用其强大的吸附力,可以有效的去除水中的余氯。活性炭的颗粒越小,除氯效果越好。
TIPS:
目前自来水使用次氯酸钠消毒在所难免,自来水公司也会因国家标准及成本原因合理控制次氯酸钠的投加量。
用户如发现水中有轻微氯味,说明水中有余氯存在,属正常现象,可放心使用。用户也可在水烧开后,使其再沸腾1-2分钟,即可消除氯味。